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周記週記】
聖家的喜悅篇 (181)

周 道

1.教宗良十四世抵達羅馬近郊阿爾巴諾的圓形聖母堂朝聖地,受到當地阿爾巴諾教區主教維瓦(Vincenzo Viva)和市長博雷利(Massimiliano Borelli)的迎接。隨後,在該教區明愛會主任羅西(Alessio Rossi)帶領下,向教宗介紹了由教區明愛會舉辦的巡迴攝影展“希望的標記”。教宗在彌撒開始之前,先到聖體前默禱片刻。司鐸、堂區教友、明愛會的工作人員、無家可歸者以及窮人等,一同等待教宗主持主日彌撒。
教宗在講道中的言語如張開的雙臂擁抱所有人。他表示,“我們相聚在一起是件喜悅的事”,同時也承認“每個人來到聖堂,或多或少都會帶著一些勞累和憂慮。然而,一旦與他人在一起,並領受聖言和基督的奧體,人就不再那麼孤獨了。”
教宗解釋道,若“從外表看,教會和每個人間的實體一樣,在我們眼中有稜有角”,但是當人“跨過門檻”並被“接納”時,教會的神聖性就浮現出來。人性的“貧乏、脆弱,尤其是因失敗而受到輕視和判斷”,都“在天主溫柔的力量中被接納,這是一份沒有稜角、無條件的愛”。在瑪利亞內,“我們成為一個慈母般的教會,孕育並重生,但這並非憑藉世俗的權勢,而是藉著愛德”。
隨後,教宗省思當天的福音:耶穌告誡眾人,祂的到來將帶來“分裂”。教宗提醒,在最後晚餐中,耶穌把祂的“平安”賜給門徒,但“並不是出自世界的平安”。教宗闡明,世界讓我們把舒適當作平安、安逸當作美善。當有人勸告我們“不要冒險,要顧全自己,因為安穩才是重要的,別人是不值得愛的”,耶穌卻“勇敢地取了我們的人性”,並告訴我們“十字架的洗禮,這是一種完全沈浸在愛的冒險中”。當我們領受聖體聖事時,我們就得到祂的這份敢於冒險的恩賜的滋養。
教宗指出:“彌撒滋養著這份決定。這個決定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把火帶到世界上。這不是戰火,也不是中傷他人的言詞之火。這是愛火,即謙卑和服侍,以關懷對抗冷漠,以溫良對抗蠻橫;這是良善之火,它不像軍備那樣昂貴,而是無償地更新世界。它會招致誤解、譏諷,甚至迫害,但沒有比內心懷有的這火焰更大的平安了。
教宗接著指出,基督的愛火體現在阿爾巴諾教區的愛德工作中。教宗也鼓勵培養兄弟友愛,說:“我鼓勵你們不要去區分施助者與受助者;給予者與接受者,窮人與奉獻時間、能力和提供幫助的人。我們是天主的教會,是窮人的教會,每個人都很珍貴,每個人都是主體,每個人都傳遞一句天主的獨特聖言。每個人都是他人的恩賜。我們要打破隔閡。
教宗也向那些在各基督徒團體工作的人表示感謝,表揚他們努力促進使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相遇。教宗解釋說:“我們是基督的奧體,天主的教會,只有我們成為獨一的奧體,即使是最脆弱的人也能以完整的尊嚴參與其中。”這正是耶穌帶來的火,它燒毀偏見、過於小心和恐懼,正是這些將刻有基督貧窮印記的人排除在外。教宗最後告誡眾人,不要把天主拒於我們的生活之外。
2.「美善不見得會在自己周圍找到正面的回應。相反地,有時候,正是因其美好,不接受美善的人感到厭煩,行善的人最終遭遇強力反對,甚至忍受強權和濫權。」教宗良十四世在岡道爾夫堡夏宮門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在念經前以這段話闡述耶穌的使命是「反對的記號」。
當天中午在岡道爾夫堡夏宮前的自由廣場聚集了大約2500名朝聖者和信友。教宗向他們表示,主耶穌「雖然談論愛與正義」,但祂的訊息被「拒絕」,因此耶穌「遭反對、被逮捕、受侮辱、遭毆打、被釘在十字架上」。教會初期有許多基督徒團體也有同樣的經驗。這些「愛好和平的團體雖然有其限度,卻盡其所能活出耶穌善師愛的訊息。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遭遇迫害」。
「秉持真理行事是有代價的,因為世界上有人選擇謊言,而且因為魔鬼利用機會,成天試圖阻撓善行。」
然而,耶穌助祐我們,邀請我們「不要屈服,不可與這種世俗思維同化」。祂敦促我們堅定不移地為「所有人」行善,也要惠及「那些使我們受苦的人」,不可「報復強權,卻要在愛德內忠於真理」。
忠於真理的見證即為殉道者的見證。教宗解釋道,他們「為信仰而流血」,我們也能在各自的環境「以不同方式來效法他們」。
「比方說,我們想想,一個好父母如要依照正當的原則妥善教育他們的子女,那麼他們就必須付出代價:他們早晚必須懂得說一些『不』,糾正一些錯誤,這會讓他們付出痛苦的代價」。
同樣地,「一位渴望正確培育學生的教師」,或者「一位誠懇盡職的專業人士、修道人,政治人物」,又或者是「任何一個努力依循福音的教導、言行合一、盡其本份的人」,他們都得付出代價。
教宗最後勉勵眾人請求聖母瑪利亞護佑我們,讓我們在各種情況下都勇敢忠於基督,為祂作見證,並扶持今天為信仰而受苦的弟兄姊妹。
3.教宗良十四世在岡道爾夫堡自由廣場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再次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他說:“讓我們祈禱,但願為終止戰爭和促進和平所做的努力能取得好的成果;在談判中,始終要把人們的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教宗沒有忘記遭自然災難襲擊的人。最近幾天,亞洲發生洪災,造成數百人喪生。教宗說,“我與遭洪災襲擊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人民同在。我為罹難者和他們的家人,以及那些因這災難而痛苦的人祈禱”。
接著,教宗提醒說,夏季是“開展各種文化和福傳活動”的時期,這些活動“通常在度假的地方舉辦”。“看到對福音的熱情如何激發不同年齡段的團體和協會的創造力和努力,真是美好。比如,我想到最近幾天在意大利里喬內舉行的青年使命活動。我向籌辦者和那些以不同方式參與這項活動的人表示感謝。”
最後,教宗良十四世向聚集在岡道爾夫堡的信眾致意,也特別問候了意大利科卡利奧的器官捐贈者協會,該協會慶祝“維護生命50週年”。教宗也問候了卡薩拉諾的青年和聖安多尼方濟各修女會的修女等等。此外,教宗也降福了前往波蘭佩卡雷聖母朝聖地的朝聖團。



回上一頁